五雷山

景点价格:¥48元/人
景点星级:AAA
景点交通:于慈利汽车站乘2路车即可抵达
景点时间:1天
景点地址:张家界市慈利县城以东18公里处
景点特色:造型多样的奇山异峰,清澈见底而又碧绿如绸的溪流,汨汨的山泉与古井,还有珍贵的树木与奇花异卉,危崖耸翠,百鸟争鸣,步移景换,举目有景,在这里,既可以看到山河壮丽的美景,又可以看到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。

  五雷山(五雷仙山)是湖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宗教场所,张家界东线旅游核心风景名胜区,它位于慈利县城东,距常张高速慈利东出口20公里处,北临石门,东依临澧,南接桃源,是东入张家界市的必经之地。五雷(仙)山,原名雷岳,海拔一千米,主峰金顶分出数脉,呈辐射状伸延,有如《淮南子.天文训》中的地维,因庙宇出现"雷扫其殿,钟鼓自鸣,尘埃自净"的奇迹,故更名为五雷(仙)山。山上气候宜人,环境优美,植被茂密,沟壑纵横,空气清新,自然景观独特,是有名的旅游避暑胜地。同时五雷(仙)山更是著名的道教圣地,素有"楚南第一胜境"之称。

  它与湖北武当山齐名,俗话说"北武当,南五雷",二者如兄弟联袂,名闻遐迩,被尊为"中国南武当"。其道教殿宇之多被《三湘之最》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。据史书记载,五雷(仙)山道教"始于唐、盛于明"。相传西域净乐国太子曾选中此地,垒石室苦修,"得道高升",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。嗣后,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创道观。
  元末翰林国史编修张兑辞官不做,归隐五雷(仙)山,在五雷(仙)山扩修殿宇,弘扬道教文化,并亲题"楚南名山推第一",从此五雷(仙)山名声大振,所建殿宇"旁魄百里,列县俱瞻"。

  到了明代,常德荣定王、澧州华阳王对五雷(仙)山进行大规模扩修改建,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,有36宫,72殿。其建筑为石墙铁瓦构筑,随山脊沟壑纵横陈列,绵延15华里,奇险深幽,玄妙超然,独具一格,蜚声南北。明神宗得知后,封五雷(仙)山为"洞天福地",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、湘西北两省十八县。每年古历"三月三"(7天)、"八月十五"(15天)、"九月初九"为朝圣节,信徒昼夜朝拜,人山人海,锣鼓喧天,炮声如雷,热闹非凡,形成了五雷(仙)山盛大的传统庙会,有"朝不朝,一年十万八千到"的壮观景象。时至今日,三大传统庙会代代传承,年年举行。后因战争和文革的原因,五雷(仙)山的殿宇遭到破坏。

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,慈利县委、县政府为落实党史的宗教政策和文物管理法规,发展旅游,投资数百万元,修复了部分古建筑,修建了旅游专线公路以及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,设立了五雷(仙)山风景区,再现了昔日香火鼎盛的局面。2004年10月,张家界五雷(仙)山旅游有限公司对五雷(仙)山进行开发建设,整合资源,完善服务设施,提高服务水平,鼎力打造中国南武当——五雷(仙)山道教文化特色旅游品牌。不仅使五雷(仙)山道文化得以保护和弘扬,而且使五雷(仙)山容入大湘西的旅游圈,以张家界旅游为依托,以常德市、长株潭为衔接口,接轨全国旅游大动脉,当前五雷(仙)山旅游蓬勃发展,成为人们旅游目的地的新宠。

  五雷(仙)山神秘、神奇、神圣,古朴而幽深,空灵而厚重,它是大湘西东大门户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  湖南省重点宗教场所,张家界东线旅游风景名胜区,距慈利县城18公里,距张家界市城区35公里,距常德市城区69公里,与常德市接壤,是进入张家界的必经之地。是集朝拜、观光及休闲度假、探险健身为一体,道教文化深厚的宗教旅游区,原名雷岳,海拔1000米,因主峰金顶分出数脉,呈辐射状伸延,有如《淮南子天文训》中的地维,所以又叫大维山。后来,因大维山庙宇出现"雷扫其殿,钟自鸣,尘埃自净"的奇迹,故又名五雷山。

  山上气候宜人,环境优雅,植被茂密,空气清新,气温昼高夜低,冬寒夏凉,最高温度为32℃,平均温度11.6℃,是旅游避暑和道教圣地,其道教殿宇之多被《三湘之最》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,素有"楚南第一胜境"之称。据史书记载,五雷(仙)山道教"始于庸、盛于明"。西域净乐国太子曾选中此地,垒石室苦修,"得道高升"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。嗣后,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创道观。元末翰林国史编修张兑辞官归隐于此,在五雷(仙)山扩修殿宇,弘扬道教文化,并亲题"楚南名山推第一"。明神宗封五雷(仙)山为"洞天福地"。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、湘西北两省十八县。每年古历"三月三"、"八月十五"为朝圣日。明代成历年间,常德荣定王、澧州华阳王对五雷(仙)山进行大规模扩修改建,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,有36宫72殿。其建筑为石墙铁瓦构筑,随山脊沟壑纵横陈列,绵延15华里,奇险深幽,玄妙超然,独具一格,蜚声南北。

  五雷(仙)山古朴幽深,神秘峻美,分四大特色游览区:金顶祖师山道教文化旅游区,慈济塔国际避暑大山庄度假区,星子山、插旗山太极文化旅游区和三王老棚自然景观探险旅游区。
  五雷山不仅是旅游避暑胜地,更是道教圣地,素有"楚南第一胜境"之称。俗话说"北武当,南五雷",二者如兄弟联袂,名闻遐迩。其道教殿宇之多被《三湘之最》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。据史书记载,五雷山道教"始于唐、盛于明"。相传西域净乐国太子曾选中此地,垒石室苦修,"得道高升",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。嗣后,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创道观。

  元末翰林国史编修张兑辞官不做,归隐天门山、五雷山,在五雷山扩修殿宇,弘扬道教文化,并亲题"楚南名山推第一",从此五雷山名声大振,所建殿宇"旁魄百里,列县俱瞻",明神宗得知后,封五雷山为"洞天福地"。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、湘西北两省十八县。每年古历"三月三"、"八月十五"为朝圣日,有"朝不朝,一年十万八千到"之说。到了明代万历年间,常德荣定王、澧州华阳王对五雷山进行大规模扩修改建,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,有36宫,72殿。其建筑为石墙铁瓦构筑,随山脊沟壑纵横陈列,绵延15华里,奇险深幽,玄妙超然,独具一格,蜚声南北。